成功案例

联系我们

四川墨韵书香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人:徐先生  
手机:13808037187  
座机:02883250551  
Q Q:1169351700  
邮箱:1169351700@qq.com  
地址:高新区益州大道中段888号1-1-2011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学校文化研究中心

校园环境文化:隐形育人 境生于景

发布时间: 2020-10-19 15:28   3446 次浏览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有重要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旨在创设一种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素质。环境文化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直接显现,是整个校园的文化氛围,起到熏陶和感染的作用,有着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校园是育人之地,校园环境的设计不同于其他,它需要负担起育人的功能,不仅仅是景观的设计,它是超越景观之上的。它必须富有文化的内涵需要体现文化的意境,通过校园环境的设计传递文化意蕴,表达教育的精神和理念。


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质***是通过校园环境体现教育的精神,这***不仅仅是一种表面的装饰,而需要在整体规划设计时遵循教育的精神理念,寓教育精神于环境之中,环境有引导人的行为,熏陶、启迪、感化人的功能。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能改造学校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是学生的******课堂。它通过典雅文明的外在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教育素养和文学修养的提高和升华。


环境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般包括校园整体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及校园平安等。在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符合校本实际,表达师生的共同意志,做到“四性”。

1.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与学校的精神文化主题相一致。学校的校徽、雕塑、教学设施布置、公共活动场所的美化等都无不包含着自主自信的文化元素。它让校内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感觉到有一种“做自己主人”的情怀,连学校的校树、校花都蕴含自信的精神。2.教育性。环境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环境文化建设中。建设的环境要有视觉冲击力,让学生看到后能自觉产生一种内省、批判、自律的心理体验。

3.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结合,富有艺术审美价值,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4.经济性。环境文化建设追求艺术美及时代感,是无可厚非的,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简洁、大方、经济、实用,喻教于境即可。


二要体现审美情趣及平安温馨,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要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学校”。植树要错落有致,栽花要高低相间,种草要草花兼具,宜地、宜时、宜人。校园的美化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办公室教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体现激励、警醒与传神,做到形美而神更美。师生都要亲历躬行,保持校园环境的时刻洁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把好校门关,******师生安全,保持校园******平安温馨。


三要体现共建意识,做到人人参与。环境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领导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方案要在校长主持下并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前提下,由学校领导集体决定。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需较大资费或通过积极努力尚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学校负责解决,其它的由师生自己动手完成。如:教室布置、栽花种草、卫生保持等,都应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完成。